胜业寺

寺创于何代,问僧皆不知。

槎牙夏后柏,残缺柳侯碑。

雪过禅堂冷,冰馀岳路危。

上封犹未到,太息负心期。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胜业寺

《胜业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胜业寺,建于何代,问僧无人知。

残缺的柳侯碑,夏后柏的槎牙。

禅堂冷清,雪过后更显冷寂。

岳路上的冰还未融化,行走仍然危险。

我的诗篇尚未传颂,我悲叹着心中的失望。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古老的胜业寺,它的建立时间已经无从考证,连寺中的僧人也不知道。诗中描述了残缺不全的柳侯碑和夏后柏的槎牙,显示了岁月的磨损和荒凉。在雪后,禅堂更加冷清,而岳路上的冰还未完全融化,行走仍然危险。作者深感自己的诗篇还未被人传颂,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奈。

赏析:

《胜业寺》以凄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寺庙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寺庙被岁月侵蚀,柳侯碑残缺不全,夏后柏的槎牙也表现出历史的沧桑。雪后的禅堂更显冷寂,岳路上的冰意味着行走的危险。这些景象形成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失望相呼应。

诗人通过描绘胜业寺的冷落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自己诗作未被传颂的无奈和失落之情。他感叹自己的努力尚未得到认可和赞美,内心充满了沉重的负担和失落的情绪。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岁月的流转、事物的凋零和人生的无奈,通过描绘胜业寺的荒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叹,传达了对功业和梦想未能实现的痛苦和无助。这种凄凉的氛围和深沉的情感使得《胜业寺》成为一首表达诗人内心痛苦的佳作,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和成就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胜业寺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太息残缺负心期禅堂槎牙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