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小松

何处劚云烟,新移此馆前。

碧姿尘不染,清影露长鲜。

耸地心才直,凌云操未全。

可悲人自老,何日是千年。

作者简介(张祜)

张祜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题小松

《题小松》

何处劚云烟,

新移此馆前。

碧姿尘不染,

清影露长鲜。

耸地心才直,

凌云操未全。

可悲人自老,

何日是千年。

中文译文:

《题小松》

哪里砍开云雾,

新移至这庭前。

绿色姿态不被尘土玷污,

清晰的影子显露出长久的新鲜。

高耸的地心直立如松,

高傲的云未能完全降伏。

可悲的是人自己会变老,

何时才是千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写的。诗人以“小松”为题材,展现了松树的高傲和坚韧的品质。诗中以对比的手法,将松树与云雾、尘土进行对比,凸显了松树独立不羁的姿态。诗人通过描绘松树高耸入云、心才直立、操弄云雾的形象,寄托了对自由、坚韧、不受拘束的追求。

然而,诗人也从松树的角度思考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在最后两句“可悲人自老,何日是千年”,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忧思。松树虽然可以长寿,但人类的寿命却有限,时间难以挽回。通过对比松树和人生的短暂,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不再的感慨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松树和人生的形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由、坚韧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忧思,充满哲理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染清影可悲此馆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