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题石坛道士焚香

暮云收尽紫霄宽。

灏气袭衣冠。

清泉白石长为伍,松头露、冷滴方坛。

此际千林影断,于时万籁声乾。

道人星下礼蒲团。

宝鼎*沈檀。

风吹霞袂飘飘举,想芳名、已注仙班。

东访麻姑跨凤,西邀金母乘鸾。

风入松 题石坛道士焚香

《风入松 题石坛道士焚香》是元代沈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入松 题石坛道士焚香

暮云收尽紫霄宽。

灏气袭衣冠。

清泉白石长为伍,

松头露、冷滴方坛。

此际千林影断,

于时万籁声乾。

道人星下礼蒲团。

宝鼎*沈檀。

风吹霞袂飘飘举,

想芳名、已注仙班。

东访麻姑跨凤,

西邀金母乘鸾。

中文译文:

傍晚云彩收拢,紫霄辽阔。

清晨的气息袭来,抚摸衣冠。

清泉与白石相伴,松树顶上露水滴落在方形的祭坛上。

此时,千林的影子逐渐消失,

同时,万籁声音都静寂了。

道士在星光下向蒲团行礼,

宝鼎上刻着沈檀的名字。

微风吹拂着霞袂,轻飘飘地举起,

想起了那美名,已经注定成为仙班的一员。

东方拜访麻姑,骑在凤凰上,

西方邀请金母,乘坐鸾凤而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山林中的道士焚香的情景。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场景,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道教信仰的热爱。

诗的开头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述了傍晚时云彩散去,天空辽阔的景象。接着,描绘了清晨的气息袭来,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清泉与白石相伴,松树上的露水滴落在方形的祭坛上,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诗的第二部分描绘了山林的景象,千林的影子逐渐消失,万籁声音都静寂了,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道士在星光下向蒲团行礼,宝鼎上刻着沈檀的名字,展示了作者对道教信仰的虔诚。

诗的结尾通过描写风吹拂着霞袂的景象,表达了对那些已经成为仙班一员的人的向往和敬仰。诗中还出现了麻姑、金母等道教神仙的形象,展示了作者对道教神话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道教信仰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道教文化的热爱和追求,给人一种宁静、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风入松 题石坛道士焚香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衣冠清泉此际为伍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