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宴

记红颜日、向瑶阶,得俊饮、散蓬壶。

绣鞍纵骄马,故坠鞭柳径,缓辔花衢。

斗帐兰釭曲,曾是振、声名上都。

醉倒旗亭,更深未归,笑倩人扶。

光阴到今二纪,算难寻前好,懒访仙居。

近来似闻道,向雾关云洞,自乐清虚。

月帔与星冠,不念我、华颠皓须。

纵教重有相逢,似得旧时无。

作者简介(晁端礼)

晁端礼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一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玉楼宴

诗词《玉楼宴》是宋代晁端礼创作的作品。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玉楼宴》

纪念红颜的日子,来到瑶台阶前,

品尝美酒,散发芬芳的蓬壶。

华丽的鞍上骑着高傲的马匹,

曾经在柳径上失去了鞭子,缓缓地行走在花街上。

斗帐上挂着香气袭人的蜡烛,

曾经在都城中享有盛名。

醉倒在旗亭里,更加深入不归,

笑容灿烂,有人扶起。

时光流逝到如今已有二十年,

难以找到当初的美好,懒得去寻找仙居。

近来仿佛听说了一条道路,

通向迷雾关和云洞,自我欢喜于清幽的虚空。

月亮的帔子和星星的冠冕,

不再念及我,华颠皓须。

即使重逢,也似乎回到了旧时无忧的岁月。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玉楼宴的情景,以及主人公对逝去岁月的思念和对清幽的向往之情。诗中以华丽的描写展现了宴会场景的繁华和盛况,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人抒发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认为回到过去的美好已经变得困难,但他对清幽和超脱的向往依然存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的无关和被遗忘的态度,即使有可能再次相逢,也无法回到过去无忧的时光。

整首诗词以华丽的描写和意境交融,通过对宴会和对过去的回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对比,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效果。这首诗词在形式上优美流畅,情感上深沉而含蓄,传递了作者对逝去岁月和追求清幽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红颜声名骄马柳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