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召诣高玄殿

迎和门外据雕鞍,玉蝀桥头度石栏。

琪树琼林春色静,瑶台银阙夜光寒。

炉香缥缈高玄殿,宫烛荧煌太乙坛。

白首岂期天上景,朱衣仍得雪中看。

作者简介(夏言)

夏言

夏言(1482—1548),字公谨,汉族,江西贵溪人。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雪夜召诣高玄殿

《雪夜召诣高玄殿》是明代夏言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迎和门外据雕鞍,

玉蝀桥头度石栏。

琪树琼林春色静,

瑶台银阙夜光寒。

炉香缥缈高玄殿,

宫烛荧煌太乙坛。

白首岂期天上景,

朱衣仍得雪中看。

中文译文:

在迎和门外,停驻着雕饰华丽的马鞍,

从玉蝀桥头经过石栏。

琪树和琼林中的春色静谧,

瑶台和银阙散发着寒夜的光芒。

高玄殿中弥漫着炉香的缥缈气息,

太乙坛上的宫烛闪烁辉煌。

年老白首的我怎么能期待天上的景色呢,

身着朱红衣裳仍然能在雪中观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夜中的景象,作者夏言以独特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首先,诗中通过描绘迎和门外的雕饰华丽的马鞍和玉蝀桥头的石栏,展现了宫廷的壮丽景象。琪树和琼林中的春色静谧,瑶台和银阙中的寒夜光芒,使整个场景显得神秘而宁静。

接着,诗中描述了高玄殿中炉香的缥缈气息和太乙坛上宫烛的辉煌闪烁,展示了宫廷的富丽堂皇。这些描绘让人感受到了宫廷的瑰丽和华贵。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年老的作者并不期待在天上能见到美丽的景色,而是希望自己身着朱红的宫廷衣裳,仍然能在雪地中欣赏美丽的风景。这种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展示了明代宫廷的壮丽和华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雪夜召诣高玄殿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春色白首炉香缥缈夜光琼林琪树岂期石栏玄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