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送彭道微使君移知永康军)

荔枝滩上留千骑,桃李阴繁。

燕寝香残。

画戟森森镇八蛮。

永康又得风流守,管领江山。

少讼多闲。

烟霭楼台舞翠鬟。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采桑子(送彭道微使君移知永康军)

诗词:《采桑子(送彭道微使君移知永康军)》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代

荔枝滩上留千骑,

桃李阴繁。

燕寝香残。

画戟森森镇八蛮。

永康又得风流守,

管领江山。

少讼多闲。

烟霭楼台舞翠鬟。

中文译文:

在荔枝滩上留下千骑,

桃李树荫密集。

燕寝的香气逐渐消散。

画戟威严镇压着八蛮。

永康再次得到了风流的守护,

掌管着江山。

少有争议,多有闲暇。

烟霭笼罩着楼台,舞动着翠色的鬓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为了送别彭道微使君前往永康军而写的。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表达了对彭道微使君的祝福和对他去往的地方的美好期望。

诗的开头,作者提到在荔枝滩上留下了千骑,这里可能是指彭道微使君的部队。接着,作者描述了桃李树的繁茂,象征着兴旺和繁荣。

下一句提到燕寝香残,燕寝是指皇帝的卧室,这里可能暗示了离别的悲伤和不舍之情。

接下来的一句描述了画戟威严,镇压着八蛮,画戟是指战争中使用的兵器,八蛮指的是南方的少数民族。这里表达了彭道微使君在永康军的职责是镇压边疆的敌对势力。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永康又得风流守,管领江山,表达了对彭道微使君能够在永康军中得到权力和荣耀的祝福和期望。

最后两句描述了少有争议,多有闲暇,烟霭笼罩楼台,舞动翠鬓,这里可能是描绘了永康军的安定和繁荣,以及彭道微使君在那里能够过上宁静而优雅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彭道微使君前程的祝福和对永康军的美好期望,展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边疆安定的关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楼台江山风流烟霭燕寝翠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