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西宁即事十韵招丽水殿丞武功從事

郡斋退食后何为,從目西亭景物奇。

叠嶂雨馀泉眼出,澄潭风静钓丝垂。

城临古戌寒芜阔,路转荒村野彴危。

几处唱歌闻白紵,谁家酤酒见青旗。

蝶随游妓穿花径,犬吠行人隔槿离。

桃李成蹊春尽后,鱼鹽为市日中时。

桑麻万顷晴氛散,丝竹千门夕照移。

吟际岭云飞冉冉,望中垅麦秀离离。

烟迷乔木莺迁早,水满芳塘鹭下迟。

鹤盖翩然肯相顾,主人终宴岂知疲。

作者简介(杨亿)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郡斋西宁即事十韵招丽水殿丞武功從事

《郡斋西宁即事十韵招丽水殿丞武功从事》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郡斋退食后何为,

從目西亭景物奇。

叠嶂雨馀泉眼出,

澄潭风静钓丝垂。

城临古戌寒芜阔,

路转荒村野彴危。

几处唱歌闻白紵,

谁家酤酒见青旗。

蝶随游妓穿花径,

犬吠行人隔槿离。

桃李成蹊春尽后,

鱼盐为市日中时。

桑麻万顷晴氛散,

丝竹千门夕照移。

吟际岭云飞冉冉,

望中垅麦秀离离。

烟迷乔木莺迁早,

水满芳塘鹭下迟。

鹤盖翩然肯相顾,

主人终宴岂知疲。

译文:

郡斋退食后怎么办,

凝视西亭景色奇。

重叠的山峦下雨后,

泉眼清澈,风静钓丝垂。

城池临近古代戍寨,

道路转弯经过荒村,野彴危险。

几处传来歌声,听到白紵的声音,

哪家用青旗酿酒。

蝴蝶跟随游妓穿过花径,

犬吠声隔开行人,槿离相隔。

桃李花开的小路在春天结束后,

鱼盐成为市场上的主要商品。

桑麻广阔的田地在晴天中弥漫开来,

丝竹的音乐从千家门户传来,夕阳西下。

吟唱时,岭上的云飘荡,

远望中的垅上麦子生长茂盛,离离摇曳。

烟雾迷失了高大的树木,黄莺迁徙得早,

水满芳塘,白鹭下来得迟。

鹤盖轻盈地飞行,愿意相互相顾,

主人的宴会终于结束,不知疲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间郡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以清新的笔触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人物的闲适自在。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郡斋的景色,山峦叠翠、泉水清澈,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城池临近古戍和荒村,展示了岁月的沧桑和人事的冷落。唱歌的声音和酿酒的场景,则表达了人们的生活和娱乐。

后半部分描写了自然景色和人物的变迁。春天过去后的桃李花开,鱼盐成为市场的日常交易,反映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变化。桑麻的田地在晴朗的天空下展现出广阔的景象,夕阳下丝竹音乐的传来,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觉。岭上的云飘动,麦子在远处的垅上茂盛生长,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诗的最后部分描写了蝴蝶、犬吠声和鹭鸟,以及主人的宴会。蝴蝶随着游妓穿过花径,犬吠声隔开行人,鹭鸟在水边停留,展示了生活的琐碎和平凡。鹤盖飞行时,愿意相互顾盼,表达了主人宴会的欢乐和无尽的欢愉。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间的人物、动物和活动,展示了生活的细节和美好。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以及对自然和人物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整首诗以平和、闲适的氛围为基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安宁的境界,具有浓郁的宋代山水诗的特色。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郡斋西宁即事十韵招丽水殿丞武功從事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泉眼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