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此生终安归,还轸天下半。

朅来乘樏庙,复作微禹叹。

(昔自南河赴杭州过此,盖二十二年矣。

)従祠及彼呱,(有启庙。

)像设偶此粲。

(谓涂山氏。

)秦祖当侑坐,(庙有柏翳。

)夏郊亦荐裸。

(有鲧庙。

)可怜淮海人,尚记弧矢旦。

(淮南人谓禹以六日生,是日,数万人会山上。

虽传记不载,然相传如此。

)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

刖人有余坑,美石肖温瓚。

(荆山下有卞氏采玉坑,石色如玉,不受镵刻。

取出山下,辄变色不复温莹。

)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

(龟泉在荆山下色白而甘,真陆羽所谓石池漫流者。

有石记云:唐贞元中随白龟流出。

)小儿强好古,侍史笑流汗。

归时蝙蝠飞,炬火记远岸。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这产生最终何去何从,回到我天下一半。

归来乘樏庙,又作微邓禹叹息。

(从前从南河赴杭州过这,大约二十二年了。

)从祠和那个孩子,(有启庙。

)图像设置偶尔如此灿烂。

(对涂山氏。

)秦祖会侑坐下,(庙有柏遮蔽。

)夏郊也推荐裸体。

(有稣庙。

)可怜淮海人,还记得弧矢早晨。

(淮南人对禹用六日出生,这一天,数万人在山上。

虽然传记不记载,但相传这样。

)荆山碧相互照,楚水清可以扰乱。

砍人有多坑,美石像温公孙瓒。

(荆山下有卞氏采玉坑,石色如玉,不接受埋植刻。

取出山下,就变了脸色不复温莹。

)龟泉树梢上出,牛奶石池漫流。(龟泉在荆山下色白而甜,真陆羽所谓石池漫流的。

有石头记说:唐德宗贞元年间随白龟流出。

)小孩强好古,侍史笑流汗。

蝙蝠飞回家的时候,火炬记远岸。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天下此生朅来微禹彼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