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十四首

魏有农夫,耕获美璧。

以示其邻,诳谓怪石。

归置庑下,光照一室。

疑是怪征,弃诸远陌。

夫苟弗知,至宝轻掷。

世多若人,贤圣灭迹。

¤

感古十四首

《感古十四首》是明代诗人陈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魏国有个农夫,耕种得到一块美丽的玉璧。

他拿来展示给邻居,却谎称是奇特的石头。

回家后将玉璧摆放在庑下,光亮照耀整个房间。

他怀疑这是罕见的珍宝,便将其抛弃在远离家的路边。

如果人们不了解它的价值,即使是至宝也会轻易被丢弃。

世间充满了像他一样的人,伟大和圣明的人物也会被埋没。

诗意:

这首诗通过一个农夫的故事,表达了对人们浮躁和功利心态的思考。农夫在获得了一块珍贵的玉璧后,却将其轻易地抛弃了,说明他对宝贵物品的价值没有真正认识。诗人通过表达这个农夫的故事,批判了世间众多像他一样轻浮、浅薄的人,也暗示了贤圣之人可能会被埋没的现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一个小故事展示了人们对珍贵事物的轻视和功利心态。通过对农夫的描写,诗人抨击了人们对于世间珍宝的无知和浮躁,以及对真正贤圣之人的忽视。诗人通过平实的文字,反映了人性的普遍弱点,提醒人们应当珍惜真正的财富和伟大的人物。

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洁明快,语言朴素而富有力量。通过一个小故事,诗人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警示,引起读者对人性的反思。同时,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农夫和贤圣之人的对照,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真正价值的误判。整首诗词意境独特,启发人们思考人性和价值观的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感古十四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农夫以示怪石光照至宝灭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