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三首

高台跨崇冈,檐宇锁空雾。

新晴洗双目。

十里在跬步。

霏霏渔蒲烟,冉冉富春树。

风花不我私,何以理愁绪。

谁梳白玉窗,中有浮云度。

浮云吹不开,不见行人去。

临高台三首

中文译文:

《临高台三首》

高台跨越崇山,屋檐笼罩着迷雾。

新晴天洗净了双眼,十里景象尽在脚跟。

缭绕的鱼蒲烟,吹拂着富春的树。

风花不属于我个人,我该如何理解忧愁的情绪。

谁在梳理着白玉窗帘,其中漂浮云朵。

飘飘然的云朵却无法掀开,行人的身影已经看不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高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吴沆的情感。诗人站在高台上俯瞰周围的景物,却感觉到遥远而孤寂。屋檐锁住了迷雾,仿佛把整个世界都封闭在其中。但在新晴的天空下,诗人的视野变得清晰,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

诗中描绘了高台上的景色,如缭绕的鱼蒲烟和冉冉升起的富春树。这些景物与大自然的美丽相互映衬,凸显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赞美。

诗人认识到风花并非属于个人所有,他疑惑自己该如何理解自己的忧愁。诗人关注的焦点逐渐转移到了梳理白玉窗帘的人身上,其中漂浮着云朵。这里有情感的寄托,也有对行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物的方式,融入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表达。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思索和情感体验,同时也凸显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临高台三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行人不见浮云风花高台愁绪跬步双目富春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