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戊寅登高,即席和秋崖韵)

蒋陵故是簪花路。

风烟奈何秋暑。

候馆凋梧,宫墙断柳,谁识当年倦旅。

余怀何许。

想上马人扶,翠眉愁聚。

旧日方回,而今能赋断肠语。

登高能赋最苦。

叹高高难问,欲望迷处。

蝶绕东篱,鸿翻上苑,那更画梁辞主。

来今往古。

漫湛辈同来,远公回去。

我醉安归,黄花扶路舞。

作者简介(刘辰翁)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齐天乐(戊寅登高,即席和秋崖韵)

《齐天乐(戊寅登高,即席和秋崖韵)》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辰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蒋陵故是簪花路。

风烟奈何秋暑。

候馆凋梧,宫墙断柳,

谁识当年倦旅。

翠眉愁聚,想上马人扶,

旧日方回,而今能赋断肠语。

登高能赋最苦,

叹高高难问,欲望迷处。

蝶绕东篱,鸿翻上苑,

那更画梁辞主。

来今往古,漫湛辈同来,

远公回去,我醉安归,黄花扶路舞。

诗词的中文译文:

蒋陵故是簪花路。

风烟何能拦阻秋天的寒暑。

候馆衰败,宫墙上的柳树断了,

谁会认识当年疲惫的旅人。

眉眼愁苦,想起曾经有人相助,

往日的情景如今重现,而我能够写出伤感的言辞。

登上高处最是辛苦,

叹息高高难以问津,欲望迷失在何处。

蝴蝶绕着东篱飞舞,大雁翻过上苑,

哪还有更多的画梁辞作主角。

过去与现在,众多的人一同来到这里,

远去的人回归,我却醉倒在归途上,黄花伴舞着我的回家之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刘辰翁站在高处,回忆往事,感慨时光流转的情绪。第一句蒋陵故是簪花路,描绘了一个曾经辉煌而如今已经衰败的景象,象征着人事已非。接着通过描述宫墙上断掉的柳树和候馆的凋零,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追忆。

诗中的翠眉愁聚、想上马人扶,表现了作者对过去友人的思念和感激之情。旧日方回,而今能赋断肠语,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回望,并通过作诗来发泄内心的伤感和苦痛。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登高所带来的痛苦和迷茫。蝴蝶绕着东篱,大雁翻过上苑,暗示着逝去和来临的季节变迁,同时也传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描绘了画梁辞的主角不再存在的情景,强调了时光流转,人事易往的主题。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归途上的醉意和黄花的舞蹈,象征着作者对归家的渴望和欢愉。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与迷茫的感叹,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的深切感受。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风烟、柳树、蝴蝶、大雁等,与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形成对比,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张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逝去岁月和友人的回忆,以及对人生变迁和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更替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中富有意境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运用,增添了诗词的美感和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宫墙奈何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