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示子遹

我生无它营,半世随宦牒。

谗波方稽天,忧与愁相接。

中间稍自觉,万事付马曹。

告归幸见听,泊与淡相遭。

日晏突无烟,垢面有爪痕,读书则未置,可笑习气存。

造物哀其穷,畀之大耳儿。

儿亦好古学,乃不售有司。

谓当鸢瑟缩,乃如鹤昂藏,父子共薄饭,忍饥讲虞唐。

丰凶有常数,穮蔉当自力;古言不吾欺,岁晚於汝食。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读书示子遹

《读书示子遹》是宋代陆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生无它营,半世随宦牒。

谗波方稽天,忧与愁相接。

中间稍自觉,万事付马曹。

告归幸见听,泊与淡相遭。

日晏突无烟,垢面有爪痕,

读书则未置,可笑习气存。

造物哀其穷,畀之大耳儿。

儿亦好古学,乃不售有司。

谓当鸢瑟缩,乃如鹤昂藏,

父子共薄饭,忍饥讲虞唐。

丰凶有常数,穮蔉当自力;

古言不吾欺,岁晚於汝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自述自己一生都在随从官职而度过,受到了许多谗言和困扰,忧愁与烦恼相伴。然而,他在其中逐渐觉悟,将一切事务交给了马曹(指下属),并决定告别官场,寻求宁静。他发现自己的面容已经被岁月和磨难刻下了痕迹,但他却没有将读书放在首位,认为这种习气令人可笑。他认为造物主对于人类的困境感到悲哀,却给予了人类智慧。他的儿子也喜欢古代的学问,但却无法在官府中找到出路。诗人认为他们应该像鸢瑟一样收敛自己的才华,像鹤一样隐藏自己的身份。父子二人共同忍受着吃苦的生活,忍饥又讲授虞和唐两个时期的经典。诗人认为丰收和荒年都有一定的规律,而丰收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他坚信古人的教诲不会欺骗他,尽管岁月已晚,但他仍然能够维持生计。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陆游对读书和古代学问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失望。诗人通过自述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他认为读书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但也批评了一些人将读书置于次要位置,追求权力和地位。诗中的父子关系也体现了家庭的团结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观点,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书示子遹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万事相接半世自觉稽天谗波方告归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