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閟

少携一筇遍行脚,老苫把茅聊盖头。

事十八九不如意,身百千亿皆有愁。

彼埋高冢柏下卧,此驾小车花外游。

犹恨俗人知去处,近城林樾未深幽。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排閟

《排閟》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少携一筇遍行脚,

年轻时背着一根行杖四处行走,

老苫把茅聊盖头。

如今老了,用草席和茅草盖头。

事十八九不如意,

事情经历了十八九件不如意的事情,

身百千亿皆有愁。

人生百千亿事,都有忧愁。

彼埋高冢柏下卧,

那些人埋葬在高墓冢下面,

此驾小车花外游。

我驾着小车在花丛外游玩。

犹恨俗人知去处,

仍然羡慕世俗人知道的去处,

近城林樾未深幽。

靠近城市的林木和幽静之地并不是那么深远。

这首诗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自由奔放、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怀念和对老去、世俗束缚的感慨。诗中的"少携一筇遍行脚"和"老苫把茅聊盖头"对比了年轻时的自由与老去时的局促。"事十八九不如意,身百千亿皆有愁"表达了人生中遭遇的不如意和忧愁无处不在。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幽静之地的向往。"彼埋高冢柏下卧"描绘了人们安息在高墓冢下的景象,与"此驾小车花外游"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享受自然和自由的渴望。然而,作者又表示"犹恨俗人知去处,近城林樾未深幽",意味着作者羡慕那些世俗人所知的隐秘之地,而自己所处的近城林木并不够深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抒发情感,表达了《排閟》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少携一筇遍行脚,

年轻时带着一根行杖四处旅行,

老苫把茅聊盖头。

如今老了,用苫草和茅草盖住头。

事十八九不如意,

事情经历了十八九件不如意的事情,

身百千亿皆有愁。

人生百千亿事,都有忧愁。

彼埋高冢柏下卧,

他们葬在高冢柏树下面睡着,

此驾小车花外游。

我则乘着小车游玩在花丛之外。

犹恨俗人知去处,

仍然羡慕世俗人所知的去处,

近城林樾未深幽。

靠近城市的林木和幽静之地并不够深远。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自由奔放、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老去和世俗束缚的感慨。诗中的"少携一筇遍行脚"和"老苫把茅聊盖头"对比了年轻时的自由与老去时的束缚。"事十八九不如意,身百千亿皆有愁"表达了人生中遭遇的不如意和忧愁无处不在。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幽静之地的向往。"彼埋高冢柏下卧"描绘了人们埋葬在高冢柏树下的景象,与"此驾小车花外游"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的渴望。然而,作者又表示"犹恨俗人知去处,近城林樾未深幽",意味着作者羡慕那些世俗人所知的隐秘之地,而自己所处的靠近城市的林木并不够深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自由无忧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去和社会压力的感叹。诗中的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相互映衬,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排閟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去处俗人如意小车盖头行脚下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