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曹提管楚东之作

萧骚两岸落秋蓬,楚水西流不肯东。

好酒但须知妇有,新凉莫问与谁同。

片心置向嚚尘外,万事留将醉眼中。

喜得建安标格在,何曾诗解使人穷。

作者简介(洪咨夔)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次韵曹提管楚东之作

这首诗词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次韵曹提管楚东之作》。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次韵曹提管楚东之作》

萧骚两岸落秋蓬,

楚水西流不肯东。

好酒但须知妇有,

新凉莫问与谁同。

片心置向嚚尘外,

万事留将醉眼中。

喜得建安标格在,

何曾诗解使人穷。

中文译文:

寂寞的萧骚飘荡在秋天的两岸,

楚水向西流去,不肯东归。

美好的酒只应知道妇人有,

新的凉意不必问与谁相同。

将心思放置于尘嚣之外,

万事留在醉眼中。

喜庆的建安格调仍然存留,

何曾有诗能使人陷入穷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楚东之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通过描绘秋天两岸的凋零蓬草和楚水向西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迷茫。楚水不肯东归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思绪无法回归过去的时光或追寻失去的东西。

接下来的两句,"好酒但须知妇有,新凉莫问与谁同",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思考。诗人认为,美好的酒只应该与自己的妇人分享,而新的凉意则不必与他人相同。这里的"妇人"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之有情感纽带的人,也可能是指亲密的伴侣。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心思置于尘嚣之外,将一切烦恼和纷扰抛诸脑后,只留下醉眼中的世界。这种醉态可能是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的一种方式,也可能是对现实的逃避。

最后两句"喜得建安标格在,何曾诗解使人穷"表达了诗人对诗的理解和价值的思考。建安标格指的是建安文学的风格和格调,它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诗人认为,即使处境困顿,诗的力量依然能够使人摆脱穷困,给予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情感和诗的理解。诗中融入了对离愁别绪、心灵自由和文学价值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追求、精神寄托和超越现实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曹提管楚东之作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使人两岸不肯万事醉眼须知喜得落秋蓬嚚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