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处

满坐喧喧笑语频,独怜方丈了无尘。

灯前便是观心处,要似观心有几人。

作者简介(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观心处

观心处

满坐喧喧笑语频,

独怜方丈了无尘。

灯前便是观心处,

要似观心有几人。

中文译文:

看心处

满屋喧喧笑语不断,

只有方丈独自干净无尘。

灯前就是观心的地方,

要像观心有几个人。

诗意:

这首诗以观心为主题,通过描绘一个喧闹的场景中只有一位僧人静静观心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安静、禅思的向往和珍视。不管外界有多喧嚣,观心处是一个能远离尘嚣、达到内心平静的地方。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内心修炼的重视和对尘世的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来凸显方丈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满屋子都是喧闹的声音,只有方丈是一个没有尘埃的地方。这种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灯光前面是观心的地方,但要和观心人数相应。这句话让人联想到在灯光下观心的僧人们,他们或许已经超越了尘世的杂念,追求着心灵的安宁和升华。整首诗给人以尘世中的独处,宁静与沉思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的重视和对修炼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方丈便是观心观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