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作者简介(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

中文译文: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

禅室中散发着幽香的余灰,

轻纱笼罩着翠绿的烟气。

长绳悬挂着青竹,

百尺长的绳子垂下红莲。

星光熠熠地闪耀着,

双塔的宝石闪烁着光芒。

静静等待明亮的发光,

这次离别岂会是徒劳无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寺庙里纱灯点亮的情景,表达了作者送别朋友的心情。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描绘了禅室中余灰的香气,以及幽雅的轻纱围绕的翠绿烟雾,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描述了长长的绳子上挂着青竹,而绳子的尽头悬挂着一朵盛开的红莲花,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里颇有禅宗意味,寓意生命的延续与蓬勃。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写出了星光熠熠,闪耀如宝石的双塔,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给人一种宏伟壮观之感。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表达了离别之时,希望对方有光明的未来,而这次的分别也不会是毫无意义的,暗示离别背后有更美好的前景。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以禅宗的景象来寄托离别之情,通过独特而精炼的描写方式,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美好的希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玲珑青竹明发禅室红莲纱笼徒然翠烟众星长绳双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