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南平赵化卿

昔游曾到万山峰,赵氏楼台紫翠中。

六艺近夸三世学,四贤争显一家风。

不堪顾影怜孤雁,伺喜摩天有阿鸿。

好是生香元不断,灵椿虽老桂成丛。

作者简介(阳枋)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挽南平赵化卿

挽南平赵化卿

昔游曾到万山峰,

赵氏楼台紫翠中。

六艺近夸三世学,

四贤争显一家风。

不堪顾影怜孤雁,

伺喜摩天有阿鸿。

好是生香元不断,

灵椿虽老桂成丛。

中文译文:

曾经游历过万山峰,

赵家楼台熠熠紫翠间。

六艺近乎超越三代的学问,

四位贤人争相显扬一家的风采。

不禁仰望天空,怜惜孤雁,

期待喜鹊能触摸天际。

美好的事物永不停息地绽放生香,

灵椿虽然年迈,桂树依然成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阳枋的《挽南平赵化卿》。诗人以赞美南平赵化卿之德行和家族的荣誉为主题,通过描绘山峰、楼台和自然景物的方式,展现了化卿家族的卓越之处。

诗中提到的六艺和三世学指的是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三代学者的学问,强调了化卿家族对于学问的重视和辈分的传承。

四贤争显一家风,表达了家族内部四位贤人之间争相显扬家族声誉的情景,彰显了家族的光荣和崇高的价值观。

诗中的孤雁和喜鹊象征着化卿精神的追求,表达了对于追求卓越和突破的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美好事物的持久和传承,灵椿和桂树作为象征寿命和荣耀的植物,虽然有所年迈,但依然绽放生机,寓意着化卿家族的精神和价值会代代相传。

整首诗以山水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家族的荣誉和精神追求,展示了阳枋对于家族传承和人生价值的思考。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交融,诗人表达了对于家族精神的赞美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挽南平赵化卿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摩天孤雁不断六艺生香家风山峰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