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十首)

团团明月珠,堕此浊水中。

光彩虽未泯,沦没岂有穷。

拔山固神力,举鼎亦无双。

徒有千寻绠,挽之竟何从。

颜生不远复,斯为盖世雄。

¤

作者简介(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古意(二十首)

《古意(二十首)》是明代袁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明亮的月亮如同一颗珠子,坠入了这污浊的水中。

虽然光彩尚未消失,却已经陷入了无尽的沉沦。

攀登高山需要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力量,举起巨鼎更是无人可敌。

但纵然拥有千万根绳索,也无法把月亮拽回来。

英勇的颜生已然不在,这才是真正的世间英雄。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悲壮的情怀。诗人通过描绘明亮的月亮坠入污浊的水中,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沉沦的遗憾。虽然月亮的光辉尚未消失,但已经沉没在浑浊的环境之中,暗示着美好的事物常常受到污浊世界的侵蚀。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英雄颜生的怀念,他曾经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但如今已经离去,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明代袁凯独特的诗人才华。通过对月亮坠入污浊水中的描述,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沦陷的遗憾和忧伤。诗中的明亮月亮和浑浊水体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美好与丑陋、纯洁与污浊之间的对立。诗人提到攀登高山和举起巨鼎,展示了英雄的壮举,但却无法拽回失去的美好,突出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无法挽回的遗憾。最后,诗人以颜生的离去来衬托自己的情感,突出了他对英雄的怀念和对英雄气概的赞颂。

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传递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沦陷和英雄离去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袁凯深邃的诗性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古意(二十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光彩无双神力未泯明月珠举鼎不远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