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冯鲁秀才

晨坐枉琼藻,知子返中林。

澹然山景晏,泉谷响幽禽。

仿佛谢尘迹,逍遥舒道心。

顾我腰间绶,端为华发侵。

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

薄田失锄耨,生苗安可任。

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作者简介(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答冯鲁秀才

答冯鲁秀才

晨坐枉琼藻,

知子返中林。

澹然山景晏,

泉谷响幽禽。

仿佛谢尘迹,

逍遥舒道心。

顾我腰间绶,

端为华发侵。

簿书劳应对,

篇翰旷不寻。

薄田失锄耨,

生苗安可任。

徒令惭所问,

想望东山岑。

诗词中文译文:

答复冯鲁秀才

清晨坐在华丽的座椅上,

知道你儿子回到了中林。

宁静的山景变得慢慢宁静,

泉水和山谷传来幽禽的声音。

仿佛掩盖了尘土的痕迹,

自由自在地舒展着心灵的道路。

看看我腰间的华发,

已经开始侵蚀了我的青春。

琐碎的事务繁忙地应对,

却找不到一篇合适的笔墨。

田地太小失去了锄耕的力气,

种植的嫩苗怎能放任生长。

只能让我对自己感到惭愧,

向往着东山的静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韦应物回答冯鲁秀才的一首诗。诗人以世俗琐事为引子,抒发了对安逸自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之情。

诗中诗人坐在华丽的座椅上,映衬着清晨的美景,体现了诗人追求高雅生活的心境。他知道冯鲁秀才的儿子回到了中林,而自己却被琐事所困扰,感到无所适从,无法找到灵感。在这个儿子回归家庭的时刻,诗人感到了对自己年少时光的侵蚀,腰间的绶(即领带)象征着岁月的痕迹。

诗人通过对自己境遇的反思,暗示了个人处境与社会现实的对比。他在喧嚣的尘世中,向往清幽的山林,逍遥自在地追随内心的道路。诗人对书写的困扰和失望,表达了他追求文学创作的迫切心情。他感到自己的田地太小,无法耕种,生命中的成果被束缚了。他的怅惘与憧憬交织在东山的想象中。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追求精神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应对华发腰间泉谷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