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早发

轻阴迎晓日,霞霁秋江明。

草树含远思,襟杯有馀清。

凝睇万象起,朗吟孤愤平。

渚鸿未矫翼,而我已遐征。

因思市朝人,方听晨鸡鸣。

昏昏恋衾枕,安见元气英。

纳爽耳目变,玩奇筋骨轻。

沧洲有奇趣,浩然吾将行。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秋江早发

《秋江早发》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轻阴迎晓日,

霞霁秋江明。

草树含远思,

襟杯有余清。

凝睇万象起,

朗吟孤愤平。

渚鸿未矫翼,

而我已遐征。

因思市朝人,

方听晨鸡鸣。

昏昏恋衾枕,

安见元气英。

纳爽耳目变,

玩奇筋骨轻。

沧洲有奇趣,

浩然吾将行。

诗意:

《秋江早发》描绘了一个秋天早晨江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写了晨光熹微,江面清朗,草木含着遥远的思绪,诗人的心境清澈宁静。他凝视着周围的一切,唱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愤懑。渚上的大雁尚未展翅高飞,而诗人已经开始漫长的旅途。他思念在都市的亲友,只听到晨鸡的鸣叫声。他沉浸在床上,迷恋着温暖的被褥,却难以察觉到自己的生命力和才华。然而,新鲜的景色和奇特的经历将给他带来改变,他满怀豪情,决心踏上未知的旅程。

赏析:

《秋江早发》以唐代诗人典型的豪放情怀和自然写景的手法展现了秋天早晨的美丽景色。诗人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江面的轻阴、霞光、秋色以及草木的含思,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境遇相对照,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愤懑。他心系都市,却已踏上迢迢的旅程,这种对比中显露出一种豪情壮志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诗人的心境在诗的结尾得到转变,他表示要去探索沧洲的奇趣,迎接未知的挑战。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坚持追求自由和探索未知的精神追求,具有深远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凝睇万象远思孤愤矫翼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