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

吾见陶靖节,爱酒又爱闲。

二者人所欲,不问愚与贤。

柰何古今人,遂此乐尤难。

饮酒或时有,得闲何鲜焉。

浮屠老子流,营营盈市廛。

二物尚如比,仕宦不待言。

官高责愈重,禄厚足忧患。

暂息不可得,况欲闲长年。

少壮务贪得,锐意力争前。

老来难勉强,思此但长叹。

决计不宜晚,归耕颍尾田。

作者简介(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偶书

《偶书》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欧阳修。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见到陶渊明,他爱酒也爱闲逸。

这两样都是人们所向往的,不论愚笨还是聪明。

然而,为何古今之人,却很难达到这种乐趣。

饮酒有时会有机会,得到闲暇却很少。

浮屠和老子的思想在流传,商贾们在市场上忙碌。

这两种事物相比较,官员的职务不值一提。

官位越高,责任越重,禄位越厚,忧患也就越多。

暂时的休息是难以得到的,更何况想要长年休闲。

年轻时追求贪得无厌,努力争取前进。

年老时难以勉强,思及此事只能长叹。

决定不应该拖延,回归到颍尾田地务农。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作者通过对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于闲逸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官场繁忙生活的反思。作者认为,追求闲逸和自由的生活是人们共同的愿望,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实现。作者通过对比浮屠和老子的思想与商贾们的忙碌,以及官员的职务与闲暇的得失,表达了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作者决定不再拖延,回归到农田中务农,追求内心真正的宁静和满足。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它通过对陶渊明的赞赏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由、闲逸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词中的对比和对官场生活的批判,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词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思考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偶书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问饮酒吾见得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