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泽

楚泽荒凉白露根,盈虚无处问乾坤。

虫虫早气连年有,寂寂遗人几户存。

盗贼恐多从此始,经纶空健与谁论。

诸公日议云台上,忍使忧民独至尊。

作者简介(曾巩)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楚泽

《楚泽》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楚泽地区的荒凉景象和人们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呼吁。

译文如下:

楚泽荒凉白露根,

在楚泽的荒凉之地,白露滋润着草木的根基,

盈虚无处问乾坤。

世事充满了无法预测的变幻,人们对于天地万物的奥秘充满疑问。

虫虫早气连年有,

小虫鸣叫的早晨空气,年复一年地存在,

寂寂遗人几户存。

寂静中,留下的人们寥寥无几。

盗贼恐多从此始,

盗贼的威胁恐怕将从此开始,

经纶空健与谁论。

治理国家的智慧和能力,谁来评议呢?

诸公日议云台上,

众位贵公日日在云台上讨论议事,

忍使忧民独至尊。

可愿贵公们不再忍受百姓的愁苦而独自享受至尊的地位。

这首诗词通过对楚泽地区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动荡不安的局势。楚泽荒凉,人烟稀少,盗贼横行,而统治者却置身云台,远离民众的疾苦。诗中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呼吁,希望他们能够关注民众的苦难,认真治理国家,给予人民更好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深沉,用意明确,通过对楚泽的描写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期望。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色彩,同时也是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和呼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楚泽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盗贼乾坤荒凉盈虚寂寂经纶云台至尊忧民虫虫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