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当时选舞万人长。

玉带小排方。

喧传京国声价,年少最无量。

花阁迥,酒筵香。

想难忘。

而今何事,佯向人前,不认周郎。

作者简介(周邦彦)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诉衷情

《诉衷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邦彦。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当时选舞万人长,

玉带小排方。

喧传京国声价,

年少最无量。

花阁迥,

酒筵香。

想难忘。

而今何事,

佯向人前,

不认周郎。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年轻人的心情和境遇。诗中提到,当时他在众多人中选中为舞者,佩戴着小巧的玉带。他的声名和名誉在京城传扬开来,年轻的他无比辉煌。花阁高耸,酒宴香气四溢,这些美好的回忆令他难以忘怀。然而,如今他却隐藏自己的身份,故意装作不认识周郎(指自己),追求虚荣和名利。

这首诗词表达了年轻人的矛盾心理和追求虚荣的态度。他回忆起过去的荣耀和辉煌,但现在却以佯装的方式来逃避和否认自己的过去。这种心理冲突和对名利的追求,反映了社会中许多年轻人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

通过描写花阁和酒筵的情景,诗词中营造了一种浓烈的宴会氛围和繁华景象。这些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年轻人过去的辉煌生活,以及他对此的怀念和追求。然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故意掩饰自己的身份,追求名利和社交虚荣的心态,这种冷峻的转折给诗词增添了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和意味。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年轻人内心矛盾和社交追求的描写,展示了社会中许多年轻人在名利和个人真实性之间的冲突和选择。它也提醒读者在面对社会压力和诱惑时,要保持真实和真诚,不被虚荣所迷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难忘年少万人酒筵玉带不认无量小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