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山头树青青,山水日泠泠。

攀树挂冠裳,饮水青肺肠。

嶞然古心高,忽与世态忘。

有道不足名,无责身始康。

作者简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山中

《山中》是一首宋代王令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头树青青,

山水日泠泠。

攀树挂冠裳,

饮水青肺肠。

嶞然古心高,

忽与世态忘。

有道不足名,

无责身始康。

中文译文:

山头的树郁郁葱葱,

山水清凉宜人。

攀上树枝,衣冠整齐,

喝着清澈的山泉,心旷神怡。

突然间,古人的高尚心灵被唤醒,

忽然忘却了纷扰的世事。

有道德但不被人所称道,

无过错而身心安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闲适和宁静之感。首先,作者描述了山头的树木郁郁葱葱,山水清凉宜人,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接着,作者以攀树挂冠裳和饮水青肺肠的行为,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与自然的融合。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得作者内心的古人之心高度觉醒,忽然间忘却了世俗的纷扰,体验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思考。作者认为,有道德的行为并不一定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名声,但这并不妨碍个体身心的健康与安康。这种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他认为追求内心的道德和精神的安宁比追逐名利更为重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展现了山中的宁静和自由,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超越。这首诗词通过山水和自然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内心的宁静与深思,展示了王令对于人生价值和境界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山中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足山水青青山头有道世态饮水泠泠冠裳嶞然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