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忆醉三山芳树下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层风韵忘怀。

黄金颜色五花开。

味如庐橘熟。

贵似荔枝来。

闻道商山馀四老,橘中自酿秋醅。

试呼名品细推排。

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临江仙·忆醉三山芳树下

诗词:《临江仙·忆醉三山芳树下》

忆醉三山芳树下,

几层风韵忘怀。

黄金颜色五花开,

味如庐橘熟,

贵似荔枝来。

闻道商山馀四老,

橘中自酿秋醅。

试呼名品细推排,

重重香腑脏,

偏殢圣贤杯。

中文译文:

在江边仙境,回忆醉卧在三山芳树下,

几层风雅的韵味被遗忘。

像黄金一样的颜色,五朵花绽放,

味道如同庐橘成熟,

价值堪比荔枝的来临。

听说商山上还有四位仙人,

橘子中自酿出秋日的美酒。

让我们品味这有名的佳品,

细细品味,排名次序。

浓郁的香气弥漫在内脏中,

更增添了圣贤之杯的神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辛弃疾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回忆醉卧在三山芳树下的情景。诗中以庐橘和荔枝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向往。庐橘象征着美味的果实,荔枝象征着珍贵的果实,都使人感到无比的贵重和享受。

诗中提到商山四老,暗指仙境之地,以及橘子中自酿的秋醅,揭示了这个地方的神奇和独特之处。作者试图呼唤着这些美酒的名字,希望能够品味它们的细节,评价它们的品质。而在品味的过程中,浓郁的香气充斥在人们的味蕾和内脏之间,仿佛又将人们带入了圣贤之杯的境界。

整首诗以回忆和向往为主题,通过对美食和美酒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意更加深远。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美的热爱。

这首诗词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才华和对美的敏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物和美食的热爱与追求。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具有浓郁情感和细腻描写的佳作,值得欣赏和品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临江仙·忆醉三山芳树下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颜色闻道花开荔枝黄金圣贤芳树风韵忘怀名品推排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