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六首)

六月栽禾未是迟,死中求活是高棋。

夕阳若有回头照,遮莫黄昏一饷时。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吴歌(六首)

《吴歌(六首)》是明代诗人刘基所作的一组诗词。它以六首诗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感悟。下面是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吴歌(六首)

六月栽禾未是迟,死中求活是高棋。

夕阳若有回头照,遮莫黄昏一饷时。

译文:

六月种植稻禾并不晚,死亡中追求生机是高明的策略。

夕阳仿佛有回头照,遮掩黄昏的一刻。

诗意和赏析:

这组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六月种植禾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第一首诗中,作者以六月种植禾稻的时节为引子,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他认为即使到了六月才开始种植禾稻,也并不算晚,因为死亡中追求生机才是真正高明的策略。这里的"死中求活"可以理解为在逆境中寻找生机,不放弃希望,积极面对困难与挑战。

第二首诗中,作者以夕阳的景象为比喻,暗示人生的变幻无常。夕阳仿佛有回头照,是一种虚幻的景象,象征着人生经历中的遗憾和无法回头的时刻。"遮莫黄昏一饷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惜。这句诗也呼应了第一首诗中的"死中求活",强调珍惜每一个黄昏时刻。

这组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寄托了自己对生命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珍惜当下的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歌(六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夕阳遮莫回头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