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七首

青山具区中,谓是角里村。

汉代四老人,避秦卧松云。

白石砥如席,道边起高坟。

不见采芝客,千载留清芬。

出能安汉嗣,归复栖石门。

奇功不受赏,拂衣返吾真。

我来访幽兰,清风绕林根。

山中耕植流,安知非子孙。

¤

咏怀七首

诗词:《咏怀七首》

作者:岳岱(明代)

青山具区中,

谓是角里村。

汉代四老人,

避秦卧松云。

白石砥如席,

道边起高坟。

不见采芝客,

千载留清芬。

出能安汉嗣,

归复栖石门。

奇功不受赏,

拂衣返吾真。

我来访幽兰,

清风绕林根。

山中耕植流,

安知非子孙。

中文译文:

青山环绕着这个地方,

被称为角里村。

汉代四位老人,

为躲避秦朝而居住在松云之间。

白色的石头犹如铺盖,

道旁兴起高耸的坟墓。

不见有人采摘仙草的客人,

千年过去仍留下清香。

他们出身能够安抚汉朝的后世,

归来时却住在石门之下。

他们的奇异功绩未被赏识,

抖落尘土,回归真实的自我。

我来到这里探访幽兰,

清风在林木的根部盘旋。

山中的耕作和栽种继续进行,

谁能知道这不是子孙的付出。

诗意和赏析:

《咏怀七首》是明代文学家岳岱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山村的景象,通过对山村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期的怀念和对功绩未被赏识的无奈之情。

诗的开篇以青山环绕的角里村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幽美的环境。接着,诗人提及汉代四位老人,他们为了躲避秦朝的迫害而选择遁居在松云之间,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时期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赞颂。

诗中的白石代表着坚定不移的信念,高耸的坟墓象征着英雄的墓地,这里没有人来采摘仙草了,但千年过去,仍然保留着清香,寓意着英雄事迹的传世。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这些英雄功绩未被赏识的遗憾之情。他们虽然为安抚汉朝后世的安宁而出征,归来时却只能选择隐居在石门下,他们的奇异功绩未被赏识和认可。最后,诗人以自我表达,他来到这里寻访幽兰,感受着清风在林木间的徜徉,对山中耕植的景象表示钦佩,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前人的努力和付出。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眷恋和对英雄人物的景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功绩未被赏识的无奈和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英雄人物的形象,诗人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社会的反思,以总体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历史时期和英雄人物的怀念,对功绩未被赏识的遗憾,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英雄人物的形象,诗人展现了对过去的景仰和对当下社会的反思,以及对英雄精神和传统价值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咏怀七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青山不见白石老人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