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士特二首

自古才难得,斯人又早亡。

青蝇频去国。

白首叹为郎。

不睹遗书奏,徒怀挂剑伤。

楚魂招不得,南斗夜无光。

作者简介(刘子翚)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哭士特二首

《哭士特二首》是宋代刘子翚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早逝的才子士特的哀悼之情。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自古才难得,斯人又早亡。

青蝇频去国,白首叹为郎。

不睹遗书奏,徒怀挂剑伤。

楚魂招不得,南斗夜无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深深的哀伤和悲痛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士特的追思和思念。首先,作者用"自古才难得"来形容士特的才华非常难得,但他却早逝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士特才情短暂的感叹。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士特的离去给国家带来的损失。青蝇频去国,意味着士特的才华和才识离开了国家。这一句传达了作者对国家失去一位杰出人才的痛惜之情。

然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士特的思念。他白发苍苍地悲叹着士特的离去,暗示了作者年老之后仍然怀念士特的情感。

接着,作者提到了士特没有留下任何遗书,也没有机会奏章官方,这使得作者内心充满悲伤和遗憾。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士特无法表达心声的遗憾之情。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使用了楚魂和南斗两个形象来象征士特的精神。楚魂是指楚国的英魂,南斗则指南方的北斗星。作者想表达的是,他无法召唤起士特的灵魂和精神,夜晚也失去了星光的照耀。这里的楚魂和南斗夜无光都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哀伤。

总的来说,《哭士特二首》通过深情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对士特才华早逝的痛惜和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失去杰出人才的遗憾之情。整首诗以悲痛的笔调展示了作者对士特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悲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哭士特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得白首无光难得遗书楚魂剑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