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到永州宿村舍

野宿孤村迥,山行十里荒。

犊眠衰草壤,马踏落梅香。

入眼春晴薄,打头风势扬。

莫嗟登陟苦,明日年潇湘。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将到永州宿村舍

《将到永州宿村舍》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野宿孤村的情景,描绘了山行途中的荒凉景象,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坚持追求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将到永州宿村舍,

靠近永州,我要在乡间小屋中过夜,

朝代:宋代,作者:李曾伯

野宿孤村迥,

我在荒凉的孤村野宿,

山行十里荒。

行走了十里山路,一片荒芜。

犊眠衰草壤,

小牛在衰草覆盖的土地上安睡,

马踏落梅香。

马蹄踩过落梅,芬芳弥漫。

入眼春晴薄,

眼前的春天晴朗而薄弱,

打头风势扬。

面对顶头而来的风,扬起头颅。

莫嗟登陟苦,

不要为攀登山峰而苦恼,

明日年潇湘。

明天将是新的一年,我将在潇湘地区。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旅途中的野宿经历,展现了一种孤寂而坚毅的精神状态。孤村的荒凉景象和衰草覆盖的土地,传达出一种萧条和孤独的感觉。然而,马踏落梅香的描写,带来了一丝清新和芬芳的气息,给整个诗篇注入了一丝生机。作者面对春天的薄弱和逆境中的风势,表达了不畏艰难、乐观向前的坚定信念。最后两句“莫嗟登陟苦,明日年潇湘”,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己坚持追求的勉励。整首诗以简练凝练的语言,传递出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将到永州宿村舍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潇湘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