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分飞(富阳水寺秋夕望月)

山转沙回江声小。

望尽冷烟衰草。

梦断瑶台晓。

楚云何处英英好。

古寺黄昏人悄悄。

帘卷寒堂月到。

不会思量了。

素光看尽桐阴少。

作者简介(毛滂)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惜分飞(富阳水寺秋夕望月)

诗词:《惜分飞(富阳水寺秋夕望月)》

作者:毛滂

朝代:宋代

山转沙回江声小。

望尽冷烟衰草。

梦断瑶台晓。

楚云何处英英好。

古寺黄昏人悄悄。

帘卷寒堂月到。

不会思量了。

素光看尽桐阴少。

中文译文:

山峦转折,沙砾回旋,江水的声音微弱。

望尽了冷冷的雾气和凋零的草木。

梦中的瑶台断了,黎明来临。

楚地的云彩,哪里有那么美好。

古寺在黄昏时分,人们悄悄无声。

帘幕卷起,寒冷的堂屋里月光照耀。

思绪不再纷乱。

素白的光芒看尽了桐树的阴影减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毛滂的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夕夜晚在富阳水寺望月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景色的感受和内心的思绪。

诗的开篇,山峦转折,沙砾回旋,江水的声音微弱,展示了大自然的变幻和宁静。接着,诗人望尽了冷冷的雾气和凋零的草木,暗示着秋天的凄凉和寂寥。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梦中的瑶台断了,黎明来临的景象。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梦想破灭,希望破灭的瞬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楚地云彩美好的向往,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景色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两句描述了古寺在黄昏时分的静谧和人们悄悄无声的氛围,寺院内的帘幕卷起,寒冷的堂屋里月光照耀,展现了一种安详和宁静的氛围。诗人表达了自己不再思考的态度,看尽了素白的光芒,桐树的阴影减少,暗示了对世事的超脱和解脱。

整首诗以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秋夕夜晚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世事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山转沙回、梦断瑶台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体上,诗词给人以静谧、凄凉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思量古寺不会衰草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