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束熙之雨後

猎猎风吹雨气腥,谁翻碧海踏天倾。

如何农畯三时望,只得官蛙一处鸣。

何处断虹残冷落,有时斜照暂分明。

当车收辙云藏迹,依旧晴空万里平。

作者简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和束熙之雨後

诗词:《和束熙之雨後》

朝代:宋代

作者:王令

猎猎风吹雨气腥,

谁翻碧海踏天倾。

如何农畯三时望,

只得官蛙一处鸣。

何处断虹残冷落,

有时斜照暂分明。

当车收辙云藏迹,

依旧晴空万里平。

中文译文:

风吹得猎猎作响,雨水散发着一股腥气,

有人翻涌碧海,踩踏着天空的倾覆。

农人望着三时的农事进展,

只听到官宦人家的青蛙在一处鸣叫。

虹霓在何处断裂残落,

有时候斜阳照耀下出现短暂的明亮。

当马车停下,车辙被云朵掩藏,

晴空依旧一片平静,万里无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中的风声和雨水腥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湿润、清新的气息,用以烘托出大自然的美妙。

第二句描述了有人踏着碧海翻涌,暗示了世事变迁的不确定性和动荡。这句话可能暗指社会风云变幻,政治动荡不安的局势,人们无法预测未来的走向。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农人望着农事进展的情景。农畯指农事的进程和农时,农人以农时为依据,期待着农作物的成熟,而官宦人家的青蛙在一处鸣叫,可能寓意了社会等级的不平等,农人只能默默期待,而权贵却享有特权。

在下一句中,断虹残冷落形容了雨后的景象,虹霓在某处中断,流失了色彩,显得冷落而残破。诗中的虹霓可能象征希望和美好,而其残缺状态则表达了一种对现实局势的失望和无奈。

最后两句描述了车辙被云朵掩藏的情景,意味着车辙已无法留下痕迹,云朵的遮挡也暗示着时机的模糊和未知。晴空万里平静如常,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希望风雨过后,能够回归平静、安宁的环境。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观察,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冀,展示了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束熙之雨後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碧海分明断虹踏天倾农畯官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