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喜

自喜天教我少缘,家徒行计两翩翩。

身兼妻子都三口,鹤与琴书共一船。

僮仆减来无冗食,资粮算外有馀钱。

携将贮作丘中费,犹免饥寒得数年。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自喜

《自喜》

天生我才少缘分,

家只有我和妻孺。

有琴有书与白鹤,

同船漂泊道途中。

减少仆从不浪费,

积蓄外出有一些。

带着存款去丘壑,

免除饥寒几年日。

中文译文:

我自喜,天生给予我少许机缘,

家中只有我和妻子孩子。

有着琴和书,还有一只白色的鹤,

同乘一艘船,穿越在道途之中。

减少家中的仆从,不浪费财物,

节约积蓄,外出闯荡带上一些钱。

携带着存款,去丘中过日子,

免去了饥饿和寒冷,度过几年时光。

诗意和赏析:

《自喜》这首诗以自喜之情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当前生活状况的满足和欣慰之情。诗人提到自己的人生少有机缘,这里可以理解为他的才情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扬和认可,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沮丧或不满,相反,他自喜于自己所拥有的家庭和物质条件。

诗中提到的“家徒”两字,表现了诗人家庭的清贫,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家庭的喜爱和珍惜。他与妻子和孩子相伴,共同面对着人生的起伏和艰难,诗中的“琴和书”和“白鹤”折射出诗人对于艺术和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诗中还析说了诗人的节俭和独立意识。他减少了家中的仆从,节省开支,而且积蓄了一些钱财,以备外出时的需要。这种独立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使他能够在丘中过日子,避免了饥寒和苦难。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诗人通过自喜之情,表达出他对于现状的接受和满足,他并不因为少有缘分而苦恼,反而从自身家庭的温馨和物质的充裕中找到了快乐和幸福。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使整首诗散发出一种明朗和宽慰的氛围,令人赏心悦目。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妻子僮仆翩翩琴书徒行身兼资粮免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