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坐

露坐看沟月,飘然风度荷。

珠跳散作点,金涌合成波。

老失芳岁易,静知良夜多。

陵秋久不寐,吾乐岂弦歌。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坐

诗词:《露坐》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露坐看沟月,

飘然风度荷。

珠跳散作点,

金涌合成波。

老失芳岁易,

静知良夜多。

陵秋久不寐,

吾乐岂弦歌。

中文译文:

坐在露水中欣赏沟渠中的月亮,

如同飘然的荷花一般优雅。

水中珍珠跳跃散作点点光芒,

金色波浪汇聚成波涛。

年老失去了昔日的芳华岁月,

静静地感知到美好的夜晚多么珍贵。

长久以来秋天的陵寝无法入眠,

我何乐而不歌唱弦歌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王安石特有的写景手法,描述了夜晚坐在露水中观赏沟渠中的月亮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月光照耀下沟渠中的荷花,以及水中珍珠的跳跃和波浪的汇聚,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动人。

诗人借景抒发了自己对年华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夜晚的深切珍惜之情。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年少时的芳华已经不再,因此更加珍惜静谧的夜晚,体味其中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长久以来无法入眠的秋夜的感慨,他认为自己何乐而不以歌唱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愉悦。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露坐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寐飘然合成露坐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