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暝兴

水色昏犹白,霞光暗渐无。

风荷摇破扇,波月动连珠。

蟋蟀啼相应,鸳鸯宿不孤。

小僮频报夜,归步尚踟蹰。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南塘暝兴

《南塘暝兴》

水色昏犹白,

霞光暗渐无。

风荷摇破扇,

波月动连珠。

蟋蟀啼相应,

鸳鸯宿不孤。

小僮频报夜,

归步尚踟蹰。

诗意解读:

这首诗词描写了作者在南塘夜晚的心境和景色。诗中以描写水色为起点,水色昏暗,仿佛是白天的景色。霞光渐渐消失,天色变得无比暗淡。风吹荷叶,摇摆不停,甚至摧毁了扇子。波浪反射的月光连成一串串珍珠。夜晚的蟋蟀互相呼应,唤醒了那些宿在一起的鸳鸯。虽然有小仆人频繁报信,提醒着该回家了,但是他依然犹豫不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精准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南塘的神秘景色。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夜晚画卷中。水色昏暗,霞光渐渐消失,使人感到一种忧郁和寂寥的氛围。风摇荷叶,波浪连珠,形成了一幅幅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蟋蟀的鸣叫和鸳鸯的宿在一起,是夜晚独有的声音和情景。诗的最后,作者对于回家犹豫不决的心情,充满了无奈和迟疑。整首诗以深情而细腻的笔触,将作者在夜晚的心境和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浓郁的感受和想象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鸳鸯相应踟蹰蟋蟀水色霞光风荷连珠小僮昏犹白频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