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和将使许过双溪)

鶗鴂一声春事了,不知苦劝谁归。

花梢香露染蔷薇。

小梅酸著齿,酒_正堪携。

鸭绿一篙新雨过,远山半出修眉。

仙翁理棹欲来时。

绕檐乌鹊喜,报与主人知。

作者简介(王炎)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临江仙(和将使许过双溪)

诗词:《临江仙(和将使许过双溪)》

作者:王炎

朝代:宋代

鶗鴂一声春事了,

不知苦劝谁归。

花梢香露染蔷薇。

小梅酸著齿,

酒_正堪携。

鸭绿一篙新雨过,

远山半出修眉。

仙翁理棹欲来时。

绕檐乌鹊喜,

报与主人知。

中文译文:

夜莺一声,春天的事情已经结束,

不知道是苦苦劝谁回去。

花朵的尖端被香露染上了蔷薇的颜色。

小梅咬着酸涩的果肉,

酒味正好可以带走。

绿水中,一篙划过新雨,

远山半露出修长的眉毛。

仙翁整理着船桨,即将到来。

乌鹊围绕檐口欢喜地叫着,

向主人传递喜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一种离别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诗的开头以夜莺一声来象征春天的结束,暗示着离别之情。作者感慨地说,不知道是谁被苦苦劝谁回去,可能是指春天告别冬天,也有可能是指人们被劝离别某地。

接着描写了花朵的美丽,花梢因为香露的沾染而变得蔷薇色,展示了春天的妖娆和花朵的繁盛。

然后,诗中出现了小梅的形象,描述了它的酸涩口感,同时也暗示着离别的心情。酒的味道恰好可以带走心中的愁苦,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希望透过饮酒排遣离别的忧伤。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绿水中一篙划过新雨的景象,远山半露出修长的眉毛,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仙翁理着船桨,预示着他即将到来,可能是指期盼着某个重要人物的归来,也可以理解为期待着离别的结束。

最后,乌鹊围绕着檐口喜悦地叫着,向主人传递喜讯,这里可以理解为离别的消息已经传达给主人,或者是主人得知离别即将结束。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和离别的情感交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别离的伤感。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一些隐喻和象征手法,给人以意境优美、意味深长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主人蔷薇远山春事修眉仙翁苦劝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