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十四兄见访

客来舒长簟,开閤延清风。

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

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

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

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

忽忆鲈鱼鲙,扁舟往江东。

作者简介(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赵十四兄见访

《赵十四兄见访》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描写了赵十四兄的来访情景。这首诗意融洽,赞美了赵十四兄的品性和才情。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客人来了,舒展了长长的衾褥,

扇门开启,延来了清新的风。

虽然没有琴弦,

我们一同在宴中尽情享受。

晚上常常读《易经》,

如今已欲返远嵩山。

世事何必刻意谈论,

还是先培养身体健康吧。

嵇康文学知识不多,

张翰却明白人生终归无常。

忽然想到了烤鱼和鲑鱼,

扁舟扬帆向东江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应接客人的情景,客人舒展了长长的床褥,开启了门,让清风吹进来。尽管没有琴弦,但他们在一起共同享受宴会。晚上他们常常读《易经》,但如今已打算回到嵩山。诗人认为世事无需过多讨论,更重要的是养好身体。嵇康虽然学识不多,但张翰明白人生的终点是无常的。诗人忽然想起了烤鱼和鲑鱼,于是他们乘着小船向东江前进。

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哲理。尽管客人来了,带来了快乐和欢乐,但诗人并不将人生过于看重,认为世事无需刻意谈论,更重要的是保持身体健康。诗人将嵇康和张翰相提并论,嵇康文学知识不多,而张翰则明白人生的无常。这种对人生的深思熟虑使诗歌更显哲理和深远的意义。最后诗人又回到平实的生活,想起了美食烤鱼和鲑鱼,以及乘船向东江的情景,展示了诗人生活情趣。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出人生的哲理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世事扁舟有无何须清风忆鲈鱼黄精弦琴顷者閤延寡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