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杂咏(六首)

嘉树荫衡门,鸣鸠遍村墅。

薄言农务兴,力作无男女。

晨爨烟未起,驱牛理田圃。

兹时若宴嬉,争得好禾黍?清晓闻雨过,春流涨溪渚。

小儿学把犁,小女亦能杵。

生理勿嫌微,浮荣非我取。

¤

田间杂咏(六首)

《田间杂咏(六首)》是明代樊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嘉树荫衡门,

鸣鸠遍村墅。

薄言农务兴,

力作无男女。

嘉树的阴影覆盖着衡门,

鸣鸠在村庄和宅院中叫着。

虽然话语简单,但农务兴旺,

大家都全力以赴,男女无异。

这首诗词以农村田园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农民们勤劳努力的场景。诗中提到的“嘉树”指的是树木茂盛,为人们提供了遮荫之处,象征着丰收和富饶。鸣鸠在村庄和宅院中叫唤,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宁静和繁荣。

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农民们对农业的重视和努力,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积极参与农务。这种无论男女都投入农田劳作的态度,展示了农民们的团结与勤劳,也反映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晨爨烟未起,

驱牛理田圃。

兹时若宴嬉,

争得好禾黍?

清晓闻雨过,

春流涨溪渚。

小儿学把犁,

小女亦能杵。

生理勿嫌微,

浮荣非我取。

清晨火炉的烟尚未升起,

人们赶着牛,整理田地。

这个时候如果宴饮嬉戏,

又如何争得到好的庄稼?

天亮时听到雨过的声音,

春水涨满了溪流和湖泊。

小男孩学会了使用犁耕地,

小女孩也能用杵磨米。

作者在这些描写中强调了农民们对农田的细致管理和劳动的重要性。他以简短的语句表达了农村的生活景象,展现了农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农业的热爱。

最后两句“生理勿嫌微,浮荣非我取”表达了作者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他告诫人们不要嫌弃微薄的生活,不追逐虚浮的荣华。这种思想体现了明代时期农民的朴实和对真正价值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农田劳动的艰辛和农民们对农业的热爱。作者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农业的赞美和对浮华的反思,体现了明代农村社会的风貌和价值观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田间杂咏(六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薄言男女争得禾黍生理小女农务力作田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