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

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

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

余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

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

秋天的凉风吹拂着,明亮的月光徘徊不去。

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凉风萧瑟,月光明亮,给人一种宁静、凄凉的感觉。

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

幽兴意指深邃的情怀,眇不尽表示无法尽情表达。

芳樽指的是盛满花香的酒杯,时一开表示偶尔开启。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无法完全表达,只能偶尔敞开心扉。

余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

余英指的是残留的花瓣,盖红叶表示覆盖在红叶上。

坠露湿苍苔表示露水滴落在苍苔上。

这两句描绘了秋天花瓣凋零的景象,以及露水滴落在苍苔上的清新感觉。

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从此以后,就在东篱下,应该忘记归去的念头。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在这个地方永远停留,不再思考归去的问题。

整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凉风、月光、花瓣凋零和露水滴落等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诗词意境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一种宁静、凄凉的感觉,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红叶徘徊苍苔归去来萧瑟凉风芳樽东篱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