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蔡伯世韵二首

钜璞希音未易知,芒鞋竹杖祗相宜。

还收北伐六奇计,归作东游五胜诗。

千里云山通梦想,十年笑语隔心期。

拟凭浩荡长江水,日落烟寒寄所思。

作者简介(冯时行)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和蔡伯世韵二首

诗词:《和蔡伯世韵二首》

钜璞希音未易知,

芒鞋竹杖祗相宜。

还收北伐六奇计,

归作东游五胜诗。

千里云山通梦想,

十年笑语隔心期。

拟凭浩荡长江水,

日落烟寒寄所思。

中文译文:

庞大的玉石难以琢磨出音韵,

草鞋和竹杖相得益彰。

将北方征战的六种奇计搜罗收藏,

归来写作东方游历的五首胜景诗。

千里之外的云山串联起梦想,

十年的时光,笑语间隔心灵的期许。

愿借浩荡的长江之水,

在日落时分,寄托思念之情。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冯时行与蔡伯世之间的友谊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旅行和追求理想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庞大的玉石和朴实的草鞋、竹杖,表达了友谊中的互补和相得益彰的关系。

诗人提到北方征战的六种奇计,暗示了战争与征服的意象,而归来后写作东方游历的五首胜景诗,则体现了作者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让人联想到作者在历经战乱后,向往和平与自由的心情。

诗中还描绘了千里之外的云山,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梦想的追求,同时也道出了友情在时间和空间间隔下的坚持。作者希望借助浩荡的长江之水,将自己的思念与情感寄托于其中,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抒发了作者对友情、旅行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给人以舒适和共鸣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蔡伯世韵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浩荡长江水梦想笑语心期相宜易知杖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