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好(寒食将过淮作)

禁烟却酿春愁。

正系马、清淮渡头。

后日清明催叠鼓,应在扬州。

归时元已临流。

要绮陌、芳郊恣游。

三月羁怀当一洗,莫放觥筹。

作者简介(葛立方)

葛立方

葛立方(?~1164),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春光好(寒食将过淮作)

《春光好(寒食将过淮作)》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光好(寒食将过淮作)

禁烟却酿春愁。

禁烟:指清明时期的禁烟限令,此处引申为禁止焚烧纸钱以祭祀亡灵。

酿:引申为沉醉、滋生。

春愁:指禁烟带来的忧愁之情。

正系马、清淮渡头。

正系:指系马缰绳,暗示作者驻足在渡口。

清淮:指淮河,清澈的淮河水。

后日清明催叠鼓,应在扬州。

后日清明:指离清明节还有几天。

叠鼓:指清明时节叠鼓祭祀的习俗。

扬州:指扬州的风俗习惯。

归时元已临流。

归时:指离开渡口返回家中的时候。

元已:即时候已经到了。

临流:指河流之滨。

要绮陌、芳郊恣游。

要:希望、期望。

绮陌:指美丽的街道。

芳郊:指芬芳的乡村。

恣游:尽情地游玩。

三月羁怀当一洗,莫放觥筹。

三月:指春季的三月。

羁怀:指牵挂之情。

一洗:洗涤、抚平。

莫放觥筹:不要再举起酒杯。

觥筹:古代祭祀时用于敬奠的酒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清明时期禁烟的情景,禁烟带来了春愁的感觉。诗中通过描写作者站在淮河渡口,观赏春光的美好,同时提到清明节即将到来,叠鼓的声音催促着人们进行祭祀。但作者希望在归途中能够尽情游玩,洗涤心中的牵挂之情。最后,他呼吁不要再举起酒杯,暗示在清明节期间应该专心祭祀亡灵,不宜嬉戏饮酒。

整首诗词以清明时节和春天的景象为背景,以禁烟的春愁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清明节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禁烟、春光和清明习俗的描绘,诗词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清新,给人以愉悦的感受,同时也呼吁人们在清明节期间保持庄重和敬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春愁渡头禁烟绮陌羁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