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喜

十月东吴草未枯,村村耕牧可成图。

岁收俭薄虽中熟,民得蠲除已小苏。

家塾竞延师教子,里门罕见吏徵租。

老昏不记唐年事,试问元和有此无?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书喜

《书喜》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月东吴草未枯,

村村耕牧可成图。

岁收俭薄虽中熟,

民得蠲除已小苏。

家塾竞延师教子,

里门罕见吏徵租。

老昏不记唐年事,

试问元和有此无?

中文译文:

十月时,东吴的草还没有枯黄,

每个村庄都有农耕和牧养的景象。

尽管今年的收成不算丰富,

但人们已经得到了减免赋税的安慰。

家庭和私塾都争相请教师来教育子弟,

而官府征收租税的情况却很少见。

年老的人已经忘记了唐朝的事情,

请问在元和年间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

诗意和赏析:

《书喜》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乡村社会的景象,反映了陆游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十月时节的东吴乡村景色,展示了农耕和牧养的兴旺景象,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期盼。

诗中提到今年的收成虽然不算丰富,但人们得到了减免赋税的安慰,这反映了陆游对减轻百姓负担的政策的赞赏。他进一步揭示了家庭和私塾争相请教师来教育子弟的现象,以及官府征收租税的减少,这暗示了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陆游对历史的思考。他提到年老的人已经忘记了唐朝的事情,试问在元和年间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这表明陆游对历史的遗忘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暗示了他对历史的关注和对社会发展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乡村景象的描绘,展示了陆游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农民劳动和社会稳定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社会发展的担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书喜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试问村村罕见教子俭薄耕牧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