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手持白鸾尾,夜半朝元明月里。

羽衣三振风不断,下视银潢一千里。

玉轪戴花分后前,欲落未落天恍然。

余标从向人间去,乞与袁安破晓眠。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雪》是一首宋代诗词,由陈与义创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仙人手持白鸾尾,

夜半朝元明月里。

羽衣三振风不断,

下视银潢一千里。

玉轪戴花分后前,

欲落未落天恍然。

余标从向人间去,

乞与袁安破晓眠。

译文:

仙人手持着白色凤尾扇,

夜半时分,出现在皎洁的明月里。

羽衣翩翩起舞,风声不断,

俯瞰下方的银色光辉延绵千里。

玉轮戴满鲜花,从前分开,再次相聚,

欲落未落,天空恍若梦境。

我拿起笔,向人间走去,

恳求与袁安共度破晓的安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夜的景象,展现了作者的幻想和情感。诗中的仙人手持着凤尾扇,翩翩起舞,与明亮的月光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幽美的画面。羽衣飘动,风声不断,让人感受到雪夜的寒冷和凄美。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银光闪耀的大地延绵千里,形成了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玉轮上戴满了鲜花,随着时间的流转,花朵分开又重新聚集,给人以变幻和梦幻的感觉。诗末,作者表达了离开仙境,回到人间的愿望,并向袁安请求一起迎接黎明的安眠。

赏析:

这首诗以精美的意象和流畅的词句描绘了雪夜的神秘和美丽。作者通过仙人、明月、银潢和玉轮等形象的运用,创造出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抚慰。诗中的变幻和梦幻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以及人间与仙境的对比。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和平淡的愿望,以及对友谊和人情的渴望。整首诗意境高远,意蕴深厚,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感情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雪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人间仙人手持不断下视羽衣银潢破晓恍然白鸾尾玉轪余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