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

明丽碧天霞,丰茸紫绶花。

香闻荀令宅,艳入孝王家。

几岁自荣乐,高情方叹嗟。

有人移上苑,犹足占年华。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

《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明丽碧天霞,

丰茸紫绶花。

香闻荀令宅,

艳入孝王家。

几岁自荣乐,

高情方叹嗟。

有人移上苑,

犹足占年华。

中文译文:

晴朗明亮的天空如霞绚烂明丽,

茂盛的紫色薇花如丝绒般华美。

花香飘溢到荀令宅邸,

花艳丽到了孝王府邸。

几年来我自得快乐,

高尚的情感让我感慨叹息。

有人将花移植到上苑,

依然可以享受花开年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以紫薇花作为主题。作者以明亮碧蓝的天空和茂盛的紫色薇花来描绘花朵的美丽。诗中提到了荀令宅和孝王家,暗示着这些美丽的花朵不仅存在于寻常人家的庭院中,还能被移植到贵族的府邸中,显示了花朵的珍贵和美丽。

在诗的结尾,作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他说自己多年来一直沉浸在这种美丽的景象中,感到快乐和满足。然而,他也意识到这种美丽的事物是短暂的,时间会逝去,人们也会变老。诗中的“几岁自荣乐,高情方叹嗟”表达了作者对光阴逝去的感慨和叹息。

整首诗通过描绘紫薇花的美丽和表达对光阴流逝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年华上苑令宅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