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雪后颇有春意

山明雪犹积,林白梅已绽。

冻泉时断续,晴云既流烂。

山空樵者归,树响游蜂散。

愁同平子多,游比相如倦。

晞发近阳阿,长歌何时旦。

作者简介(张嵲)

张嵲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山中雪后颇有春意

《山中雪后颇有春意》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明雪犹积,

林白梅已绽。

冻泉时断续,

晴云既流烂。

山空樵者归,

树响游蜂散。

愁同平子多,

游比相如倦。

晞发近阳阿,

长歌何时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山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受和心情。雪虽然已经融化,但山上依然残留着积雪,山明的景色依旧美丽。白色的梅花已经盛开,春意渐浓。冻结的泉水时断时续地流动,晴朗的云彩像流烂的绢帛一样美丽。山中的樵夫归来,树上的蜜蜂散开。作者感到忧愁,与平子(指晏殊)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游走于世间的文人。与相如(指司马相如)相比,他们对于游历已经感到疲倦。晞发(指太阳)已经逼近阳阿(指东方),作者希望能够在早晨时刻唱出长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雪后山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期待。山明雪犹积,山上的积雪象征着冬天的残留,同时也映衬出了白色梅花的娇艳。冻泉时断续,表现了泉水在冰雪的融化下重新流动的情景,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晴云既流烂,将晴朗的云彩与流烂的绢帛相比,形容了晴朗天空的美丽。诗中的樵夫归来、树上的蜜蜂散开,生动地描绘了山中春天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活力。作者以愁同平子多、游比相如倦的表达,抒发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表达了对游历生活的疲倦与迷茫。最后,作者渴望太阳早点升起,唱出长歌,展现了对新的一天、新的希望的期待。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表达,传达出了作者对山中春天的喜悦和对游历生活的疲惫之情。同时,诗中透露出对新的一天、新的希望的渴望,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山中雪后颇有春意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长歌断续晴云游蜂晞发平子冻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