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金乡张赞善

年少辞荣自古稀,朝衣不着着斑衣。

北堂侍膳侵星起,南亩催耕冒雨归。

种竹野塘春昏脆,采兰幽涧露牙肥。

伊予自是徒劳者,未得同寻旧钓矶。

作者简介(王禹偁)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寄金乡张赞善

《寄金乡张赞善》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少离开故乡已经很久,

早已不再穿着华丽的衣裳。

在北堂侍奉宴客时,星星已经升起,

在南亩耕作时,雨水催促着归家。

种植的竹子在野塘边,在昏暗的春天里发出脆响,

采摘的兰花在幽深的涧谷中露出饱满的花蕊。

我自己只是一个徒劳的人,

还未能再次去寻找过去的钓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已经很久的情景。他已经不再追求华丽的衣裳,而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他在北堂侍奉宴客时,星星已经升起,意味着他在夜晚工作。在南亩耕作时,雨水催促着他回家,显示了他辛勤劳作的一面。他种植的竹子在春天发出脆响,采摘的兰花在幽深的涧谷中饱满而美丽。然而,诗人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徒劳的人,还未能再次去寻找过去的钓矶,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的赞美。他的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既有写实的成分,又有抒情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金乡张赞善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未得冒雨伊予催耕徒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