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门洞

每移征棹并云根,便觉幽怀谢世喧。

皓色飞来天际雪,红尘不到水边门。

破荒康乐名犹在,纪胜元章字不存。

但有好山容老子,何须更访武陵源。

题石门洞

《题石门洞》是宋代诗人郑汝谐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游历时的心境和感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每移征棹并云根,

便觉幽怀谢世喧。

皓色飞来天际雪,

红尘不到水边门。

破荒康乐名犹在,

纪胜元章字不存。

但有好山容老子,

何须更访武陵源。

诗意:

诗人郑汝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纷扰世俗的疏离和对山水自然的向往。他坐船游历时,每次远离尘嚣,来到幽静的山水之间,就会感到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他看到白皑皑的雪花飘落在天际,感叹红尘浮躁的世界无法触及他所追求的宁静。诗人提到了破荒和康乐,指的是历史上的荒凉和繁华都已经过去,留下的只是名字和记录,而真正能够让人舒心的,是大自然中的美好山川。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如老子所言的好山,已经足够了,不再需要去寻找武陵源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思想境界。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喧嚣世界的疏离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他借景抒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人通过对破荒康乐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名利的淡然态度。最后,他提到了好山和武陵源,表达了对大自然山水的向往,并暗示自己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整首诗词情感深沉而含蓄,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它揭示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纷繁世事的疲惫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这首诗词给人以静谧的感觉,引人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石门洞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天际飞来不到何须老子不存红尘征棹云根皓色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