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禄坂行

山行落日下绝壁,西望千山万山赤。

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马惊不忧深谷坠,草动只怕长弓射。

安得更似开元中,道路即今多拥隔。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光禄坂行

《光禄坂行》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徒步走过光禄坂山坡的情景。

诗中,杜甫写到太阳落下后,他正行走在光禄坂的绝壁上。西方的山峦一片赤红,景色非常美丽。树枝上的鸟儿纷纷乱鸣,暮色中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回家。他的马受到惊吓,但他却不担心掉入深谷。他唯一担心的是草丛中可能会有人用长弓射击他。他惋惜地感叹,如何能够回到开元时期,那个道路还不像现在这样拥挤。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行落日下绝壁,

西望千山万山赤。

树枝有鸟乱鸣时,

暝色无人独归客。

马惊不忧深谷坠,

草动只怕长弓射。

安得更似开元中,

道路即今多拥隔。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思乡。杜甫在山间行走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但也感到了自己的孤独。他思念着过去的岁月,希望回到开元时期,当时道路还没有现在这么拥挤。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思乡的深沉之情。杜甫的描写风格简洁而生动,用意象丰富的语言描述了他在行走中的心情与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无奈和对现实的忧愁,展现了杜甫独特的批判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落日山行无人安得道路暝色只怕深谷绝壁归客树枝长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