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从李长史游开道林故山

幽寻极幽壑,春望陟春台。

云光栖断树,灵影入仙杯。

古藤依格上,野径约山隈。

落蕊翻风去,流莺满树来。

兴阑荀御动,归路起浮埃。

作者简介(骆宾王)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春晚从李长史游开道林故山

《春晚从李长史游开道林故山》是唐代骆宾王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描述了自己在李长史带领下游玩开道林故山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幽深的山谷中搜寻极幽壑,

登上春台远望春景。

云光栖息在断了的树上,

灵魂进入仙人的杯中。

古老的藤蔓依附在石壁上,

野径约束着山间曲折。

落下的花瓣随风飘散,

鸟儿声声满树枝。

激动的心情荡开宫阑,

返回的路上起了尘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在山间游玩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幽深的山谷、云光栖息在树上、灵魂进入杯中等形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诗人以极幽壑深处的幽静之地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执着追求和对美的赞叹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唐代诗人骆宾王独特的诗意描写方式,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诗中运用了许多神秘的意象和富有艺术感的修辞手法,使诗句富有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艺术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卷中。整首诗篇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给人以心灵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野径流莺古藤归路仙杯灵影依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