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程伯禹尚书三首

璧水三千士,文闱第一人。

煌煌持紫橐。

亹亹逼鸿钧。

得郡还辞剧,居家更乞身。

期颐如可料,愁绝上元春。

作者简介(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挽程伯禹尚书三首

《挽程伯禹尚书三首》是宋代曾几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璧水三千士,

文闱第一人。

煌煌持紫橐,

亹亹逼鸿钧。

得郡还辞剧,

居家更乞身。

期颐如可料,

愁绝上元春。

中文译文:

璧水三千士,

指的是官场上的人才如瑰宝般珍贵。

文闱第一人,

指的是程伯禹在科举考试中名列第一。

煌煌持紫橐,

形容程伯禹手持着紫色的书袋,威严庄重。

亹亹逼鸿钧,

形容程伯禹的气势威严,仿佛能够逼近上天。

得郡还辞剧,

程伯禹虽然获得了一个郡官职位,但他主动辞去了官职。

居家更乞身,

他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寻求内心的宁静。

期颐如可料,

他希望能够保持健康长寿,但这是否能够如愿以偿还不确定。

愁绝上元春,

这里指的是他怀着忧愁的心情度过了一个寂寞凄凉的春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曾几对程伯禹的挽联,表达了对程伯禹的敬佩和惋惜之情。程伯禹是宋代著名的文臣,以才华出众而闻名于世。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被誉为文闱第一人,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然而,尽管程伯禹拥有显赫的成就和官职,他选择了辞去官职,隐居在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他对官场的压力和功名利禄的追逐感到厌倦,愿意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他希望能够保持健康长寿,但同时也感到对未来的忧愁和孤独。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程伯禹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官场生活的矛盾心态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这首诗词通过对程伯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和理想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功名利禄的精神追求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既有对程伯禹的赞美,也有对士人境遇和情感的思考,以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展现出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挽程伯禹尚书三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煌煌期颐乞身第一人文闱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