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李山人不遇

山客长须少在时,溪中放鹤洞中棋。

生金有气寻还远,仙药成窠见即移。

莫为无家陪寺食,应缘将米寄人炊。

从头石上留名去,独向南峰问老师。

作者简介(王建)

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寻李山人不遇

《寻李山人不遇》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诗人表达了山客寻找李山人的心愿,寻找了他却未能见到,但仍然对李山人的远离充满期待。诗中融入了山水自然和仙境之神秘感,以及对生活和师道的思考。

原文:

山客长须少在时,溪中放鹤洞中棋。

生金有气寻还远,仙药成窠见即移。

莫为无家陪寺食,应缘将米寄人炊。

从头石上留名去,独向南峰问老师。

中文译文:

山中客人长时间少来了,溪水中放逍遥的仙鹤,洞穴中留下了寂寞的棋局。

生金具有灵气,寻觅却远去,仙药制成后,窝巢即被搬走。

不必为了无家而陪伴寺庙的饭食,应该将米粒寄给别人煮饭。

从山头留下名字离去,独自向南峰询问老师。

诗意和赏析:

《寻李山人不遇》以山中客人寻找李山人的经历为主题,展示了诗人对山水自然和仙境之美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和师道的思考与赞美。

诗中的山客为自己的离去找到了理由,对李山人的寻找充满了期待和向往。溪中放鹤和洞中的棋局,营造出一种仙境的氛围。生金的奇异和仙药的搬迁,把诗中的仙境描绘得更加神秘。

诗中的寺庙与人炊,表达了诗人对于虚无飘渺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对比。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最后诗人独自留名,向老师请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师长教诲的敬重和渴望。

整首诗以山水自然和仙境之美的描绘,展示了对于精神追求和修道境界的思考和赞美,具有深远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应缘留名老师生金鹤洞寺食从头石